画家简介
董书涛,1965年出生于山东日照,曾任日照市博物馆馆长,先后修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国家二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1994年,作品《永恒》获中国美术家协会“迎奥运美术大展”优秀奖;1995年,作品《水墨系列》获加拿大第二届多伦多“枫叶奖”佳作奖;1996年,作品《山水》获首届全国文化艺术大赛美术类特等奖。先后举办了三次个人画展,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董书涛中国画作品集》。其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文艺百家》、《齐鲁书刊》等报刊发表并专题介绍。有数十件作品被中外美术馆、博物馆、外国政要与收藏家收藏。
作 品 欣 赏
静 而 徐 清 动 而 徐 生
记董书涛书画艺术30年
◎ 晨 光
今年是董书涛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和研修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30年,他书一条幅“静而徐清,动而徐生”,出自2700年前春秋时代老子的《道德经·善为士者》。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意思大概是: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谁能由动求静,由静而清?谁又能由清静而求动,由动中求得生机活力?董书涛书此条幅,大概就是在追求这种人生境界吧。
▲《鼠年大吉》27x27cm
▲《富贵平安》27x27cm
▲《报春》27x27cm
董书涛是喜动之人。每天行走万余步,步步生风;他与人交谈时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亦言亦行皆生“动”态。董书涛亦是喜静之人。他作画时可以独自数日足不出门户,身不离画案;一花一鸟,一枝一叶,他可以研磨一年,直到悟出新意,画出新风。
▲《荷风》27x27cm
▲《秋 实》27x27cm
▲《吉猴得果》27x27cm
书涛,书画常出新,涛声却依旧。动静结合,枢密有致,本来就是书画布局之要领,看董书涛的书画,猴子的肢体眸子的灵动,禅师慧智神态的静默,“动静”之魂,跃然纸上。
▲《人生得意须尽欢》22x138cm
▲《青山隐隐水迢迢》22x138cm
读董书涛,得先看他的水墨花鸟。他笔下的紫藤从干到枝,力透纸背,尽显出生机勃勃的景致。他笔下的凌霄婀娜多姿,浓淡相宜的叶子掩映在花朵与藤蔓之间,表现出的却是志存高远的寓意。他笔下的南瓜,墨色层次分明,技法娴熟已臻化境。书涛时时将人生感悟和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诗情、书韵、画意展示出来,给人以启迪。
▲《长风破浪会有时》22x138cm
▲《论道图》22x138cm
▲《罗汉图》22x138cm
说起“动静”,1989年,董书涛24岁就在日照举办过了首次个人画展,这也是日照首个举办个展的画家,由于书画业绩突出,被评为日照市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文学艺术大展赛美术类特等奖暨全国文学艺术十大新人奖;1993年,在龙山艺术研究院举办个人画展;1995年,应邀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了个人画展;同年,作品《水墨系列》获加拿大第二届多伦多“枫叶奖”佳作奖,受聘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三友图》22x138cm
▲《同是天涯沦落人》22x138cm
▲《写意人物》27x27cm×4
董书涛不仅对花鸟情有独钟,更擅长人物画。从仕女、老翁到历史文化名人,都是他涉猎的题材。他尤其擅长没骨写意人物画。“没骨”看似浑然一体的块面,实则是线的扩大,以求笔中墨韵之变化,正如齐白石所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书涛的没骨人物画如《钟馗》、《紫气东来》等作品,其没骨简洁洒脱、明晰果断、以精妙高超的表现力,敏锐地捕捉到许多生动的人物瞬间的神情。
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看一幅画,看它的留白,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境界的高下。在没骨写意人物画中,书涛最得意的作品还是禅意画系列,那供案上飘渺的青烟让你能嗅到浸入肺腑的馨香气味,如《悟道图》、《禅之道》系列等作品,融禅意、诗意、画意于一体,透过他的画面,欣赏者会得到一种安静,一种淡泊,一种惬意。
长风破浪正当时,三十而立再出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老子当年发出的是疑问。静与动,清与生,难得兼具。纵观董书涛书画与人生,徐清、徐生,动静相宜,已渐入其境。
2019年12月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您看到此文《佛山热线网》感受(已有 8 人表态) | ||||||||||||||
![]() ![]() 欠扁 | ![]() ![]() 同意 | ![]() ![]() 很好 | ![]() ![]() 胡扯 | ![]() ![]() 搞笑 | ![]() ![]() 软文 | ![]() ![]() 糊涂 | ![]() ![]() 惊讶 |